找到相关内容43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下集)D

     密宗说,精不降则乐不生;道家说,炼精化气,精满不思淫。把这些说法与我们上面讲的联系起来,那么初禅的境界与精、气、神的转化一定是密切相关的。同样的,双修的目标必定是通过修持拙火、空乐双运,从而达到以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3443591.html
  • 三根本——上师·本尊·护法

    我们了悟大乘的空性与慈悲。而没有一个咒语不是空性与慈悲的结合,这也是“金刚乘”(又称“真言乘”)的本质,因此,我们要将显密融合双修。  修习金刚乘的目的在那里?就是要清净我们对内、外诸法的不净觉受。...

    第三世蒋贡康楚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0443983.html
  • 虚云和尚书问

    宜披缦衣。而现有披五衣者。似宜改正乎。 答。应更正。你这种宝贵意见。是正确的。     致马来亚麻坡刘宽正居士函三则(其一) 惠书及装佛金功德。均收。谢甚。居士既徘徊于禅净之门。则何妨合禅净而双修。...

    虚云和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444063.html
  • 多识仁波切著:佛教理论框架(2)

    作用问题等。  掌握人和天地的关系的规律,在止观和开悟见性的修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  如果说显宗是修心的理论的话,那么密宗就是身心双修的理论;如果说显宗是纯精神的一元论的话,那么密宗就是精神和物质...

    多识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1744153.html
  • 宋元老庄学中的佛禅旨趣

    后来加入了全真道,因此,他是一位道兼南北、学贯三教的人物。实际上,无论是南宗的先命后性学说,还是北宗(全真)的先性后命理论,都会融了禅宗的心性之学,从而把内丹学归结为性命双修。而李道纯的老学著作《道德...

    刘固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2544739.html
  •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

    决不能离观,观时决不能离止。止若无观,心必昏沉。观若无止,心必散乱。故必二者双修,方得有效。今略举如下。   一对治浮沉之心,双修止观。静坐时,若心浮动,轻躁不安,应修止以止之。若心昏暗时欲沉睡,应...

    蒋维乔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344807.html
  • 从孟子尽心之本体功夫说儒佛会通的方法论探究

    哲学体系中对于功夫实践观念的表述类型之一,这类功夫哲学的观念是来自本体智慧的了悟,它的实践方法则是直接在心性念虑思维上作摄提警凛的修养功课,是身心功夫的心法部份,是性命双修的性功部份,它的理论进程则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745334.html
  •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(2)

    要》,不作细论。  唐宋之际,犹有禅者,宋明以后,禅道日渐衰微,净土宗旨亦不明朗。多是习禅而无禅,习净而无净。双修之弊,已使禅净两失,故古德多劝舍禅入净。净土已有从禅宗脱颖而出的气势。  (三) 莲池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545514.html
  • 菩提道次第略论科判

           丑四、双修之理由。             丑五、次第决定。             丑六、各别学法。分三。              寅初、学止法。分三。               ...

    宗喀巴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40545976.html
  • 净明山人:中华禅随笔(3)

    即心,后念不灭即佛;成一切相即心,离一切相即佛。吾若具说,穷劫不尽。听吾偈曰:‘即心名慧,即佛乃定,定慧等等,意中清净,悟此法门,由汝习性,用本无生,双修是正。’”法海言下大悟,以偈赞曰:“即心元是佛...

    净明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2546132.html